×

News Center

实时更新恐龙博物馆最新动态,了解第一资讯

2017-04-12
鱼 与 熊 掌 兼 得 ——广通清风桥抢险加固工程桥树双保工作基本完成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7802
分享到:

鱼  与  熊  掌  兼  得

——广通清风桥抢险加固工程桥树双保工作基本完成

清风桥位于禄丰县广通镇清风村民委员会岔路村小组南100米的清风河上,是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滇中古驿道禄丰段上的重要交通桥之一。清风桥又名双树桥,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404年),明嘉靖年间及清同治年间进行过维修。桥为半圆弧形单孔石桥,东西走向。桥长12米、宽5米、拱高6米,孔净跨7.9米,拱劵纵联砌筑。明末,该桥桥面顶部南侧各长出一株樟树(俗名黄楝茶树),《康熙广通县志》地理志载:“清风河,在县东三里,发源赵普关,流枯木田。今建桥其上,桥有隙,中生树一株,其花艳,似杏似梅,名‘梅杏’,邑人异之。曹晟诗:‘我家曾住在池边,池上花开日日鲜。晟爱此溪才一树,逢春含笑看云烟’。”清代,北侧再长一树,成为广通奇景,也是迤西古道上的独特风景,“东桥烟柳”也成为广通八景之一,时人题咏众多。

图片说明

由于年久失修,该桥于第三次文物普查保存度已经很差,桥拱下有3条纵裂缝,最长的为4米,宽的为8厘米。桥东北侧长的古黄楝茶树;造成桥面下陷最大至0.5米,桥中往东30厘米开始下陷至桥墩结束,树根在桥面暴露面积为3.5米×2.5米。2012年3月初,因开春后风大树摇,导致裂缝进一步加大,古树进一步向北侧倾斜,整个桥体已岌岌可危,广通镇人民政府和禄丰县文物管理所针对倾斜的古树和桥体采取了临时性的支撑措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该桥的危险。

 

2013年至2014年,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保护及维修方面的专家对该桥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保护方案对该桥的桥面、桥拱、桥身、泊岸侧墙、雁翅金刚墙、古树的保护采取整体保护措施,采用工程干预的办法,基本按保存现状进行排险加固。

图片说明

作为明代古桥,清风桥的保护工程最大的难题是桥体和古黄楝茶树均需保护,按照多次论证的维修方案,目前,该桥的桥体和古黄楝茶的抢险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桥体采用增设钢结构桁架支撑桥拱,钢架尽量与石拱券重合,有空隙的地方一律用轮胎皮填充,做到无缝重合,桥拱的受力尽可能转移到钢结构桁架上;桥面北侧的古树采用两个钢筋混凝土柱支护,采用活动钢构件,对古树做可调节支撑力度的支持,可根据监测结果对支撑力度进行微调,把古树对桥的压力和剪力转移到支撑结构上。从目前的观测结果看,工程已达到预期目标,桥身本体和古树均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下一步,禄丰县文物管理所还将继续加强该项文物维修的监管,按质按量的完成剩余部分的文物抢险加固工程。

                   

禄丰县文物管理所  丁家慧  刘建荣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