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8
庆 安 堤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8672
分享到:

简介

黑井庆安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西北的龙沟河河尾与龙川江交汇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3年公布为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

龙沟河南岸的庆安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后屡毁屡修,现存堤为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重修,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共耗银三万六千八百余两;龙沟河北岸的北堤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耗资新法币八千余元。庆安堤起于龙沟河河尾喇叭口的喉部,止于龙沟河与龙川江交汇处,沿河岸逐级而筑,长326米,宽7-7.2米,高7至10米;北堤起于石龙村西南角,止于村东南角,长68米,高5米,宽3.5米。堤岸由加工精细的大条石采用“金包银”的方式砌筑,条石衔接处中间凿燕尾槽,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凝固后形成铁锭卯榫,极大的增强了堤岸的整体性和稳固性,以抵御泥石流的巨大冲力。在庆安堤的中上段南侧,建有石阙一座,门镶三碑,记载庆安堤的修建经过。在庆安堤周边,另有碑刻三通,分别为《重修庆安堤第一段工程碑记》、《修建庆安堤下段碑记》、《修筑石龙街龙沟河北岸石堤记》,记载庆安堤在民国时期的维修经过。

庆安堤工程浩大,石堤雄伟壮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水利工程之一。庆安堤是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后的被动产物,生动直观的揭示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真理。同期在堤坝南侧修建的黒井文庙见证了庆安堤的历史,检验了庆安堤抵抗自然灾害的有效性,丰富了该文物遗存的内涵。


文物本体状况


庆安堤及北堤目前整体保存完整,较为稳固,但因因年代久远,部分红砂石块及石刻局部因风化分层而剥落。由于黑井地势狭隘,寸土寸金,历史以来在庆安堤及北堤周围乱建、添建的建筑物及构筑物较多,一定程度影响了堤岸的历史风貌。

石阙整体保存基本完整,稳固性一般。因年代久远,部分红砂石块、碑刻及石狮局部风化剥落。碑刻因受力不均,部分出现裂纹。

三通碑刻保存较好,但面临自然风化的威胁。


黑井文庙位于庆安堤中段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两次重建,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旋即修复。其后屡次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又屡次修复,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冲坏文庙,同年文庙修复,大成殿的梁架及斗拱仍基本保持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时的风格特点。此次重修后,因庆安堤的建成,黑井文庙再也没有被泥石流冲毁,保存至今。

黑井文庙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面南背北,沿中轴线分别建有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棂星门、照壁。黑井文庙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泮池。另有碑刻四通。主要建筑大成殿型制独特、高竣雄阔、斗拱雕刻生动多变,是一座少见的建筑精品。




历史沿革

黑井是云南历史上最重要的井盐产地,位于云南中部的龙川江河谷,东西两边高山夹峙,一水中流,由于受河水切割严重,地层较为破碎,加之长期砍伐周边的森林用于煎盐,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泥石流开始为害黑井,明末清初,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泥石流对黑井的危害也愈演愈烈。龙沟河长13公里,落差近700米,又紧邻黑井,危害最大。据史料记载,龙沟河自元至今700余年间,共发生特大洪灾17次。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龙沟河的一次泥石流,冲毁锦绣坊、文庙、提举司署、大井,死伤百余人。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开始在龙沟河南岸修建堤岸以防御泥石流灾害。但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黑井人民和泥石流灾害的斗争自此从未断绝。


至清光绪时,龙沟河南岸的石堤已修建成“高数十尺、厚十数层、长数十丈”的巨大工程。

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石堤被冲毁68丈,“淹塞龙泉井、新井,冲坏文庙、财神祠、学署各要地及灶房、民房数十间,淹弊人民数十丁口,漂没牲畜无算”。

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黑盐井提举司提举邹馨德禀请重修龙沟河南岸石堤,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共耗银三万六千八百余两,起名庆安堤。

1924年发生泥石流,第一段堤岸被冲毁数丈,1930年修复。

民国22年(1933年)河水暴涨,泥石流又冲毁上段堤岸十四丈,1937年修复,并继修庆安堤下段。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修建龙沟河北岸的北堤,耗资新法币八千余元。

庆安堤及北堤的建成,基本上防止了龙沟河泥石流灾害对两岸侵害,保障了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后,龙沟河每年也爆发规模大小不一的泥石流,但并未造成大的灾害,庆安堤及北堤每遭损坏,灾后即行修复。

1999年,在龙沟河河口修建排导槽。

2002年,龙沟河爆发泥石流,排导槽被冲毁。庆安堤及北堤安然无恙。

2003年,重新设计修建新排导槽,加强了强度及耐冲击力,同时在龙沟河上游修建了一个小二型水库,增强了龙沟河的防洪能力。

2003年至今,龙沟河未在爆发灾害性的泥石流。

2003年公布为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


黑井文庙的命运与庆安堤息息相关。

黑井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正式建立学校,照州制设学正一名。

明天启六年(1626年),崇祯十三年(1641年)续建。

清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黑盐井提举沈懋价重建,基本奠定了今日文庙的规模。当时建有先师殿(大成殿)、启圣宫、文昌祠、东西庑、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文明坊、泮池、圜桥、万世师表坊、明伦堂、尊经阁、魁阁、大门、照壁等。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大成殿,两庑及魁阁,建棂星门。将大成殿由三间扩建为五间。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旋即修复。其后屡次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又屡次修复,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冲坏文庙,同年文庙修复,大成殿的梁架及斗拱仍基本保持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时的风格特点。此次重修后,因庆安堤的建成,黑井文庙再也没有被泥石流冲毁,保存至今。

解放后,黑井文庙做为黑井镇小学校舍使用。

1973年,禄丰县人民政府将黑井文庙公布为禄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黑井镇被公布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1997年,制定了《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黑井文庙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98年,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对大成殿进行了屋面维修。

2005年公布为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楚雄州文化局拨款30万元对大成殿及大成门进行维修。

2009年,黑井小学迁出黑井文庙,黑井文庙产权划归黑井镇人民政府,将做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2015年,筹资60余万元,对庆安堤南堤进行了修复,同时进行了环境整治工程,庆安堤南堤全线贯通。


价值评估

一、庆安堤是中国历史上专门防治泥石流灾害最早,最成功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成功应对泥石流灾害方面的一项科学创举。

如何成功防治泥石流灾害,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二十世纪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缺乏现代科学知识,缺少现代技术和材料的龙川江峡谷,黑井人民总结了数百年同泥石流斗争的经验教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 ,修建了工程浩大,雄伟壮观的庆安堤,在一百多年的时期内成功防治住泥石流灾害,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黑井人民在防治泥石流灾害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庆安堤这样修建了无数次,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在今天看来,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感慨万千。

二、庆安堤是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后,人类为应对大自然报复的被动产物,它生动直观的揭示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真理,对今天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范例,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在受河水切割严重,地层较为破碎的龙川江峡谷,泥石流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客观因素。但黑井做为云南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大的井盐产地,数百年来人类无节制的砍伐森林,获取木柴用于煮盐,黑井周边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树木被砍伐殆尽,自然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则是黑井频发灾害性泥石流的直接原因。在大自然的报复面前,黑井人民不得不无数次修建庆安堤这样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以减轻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庆安堤、北堤乃至二十一世纪新排导槽、龙沟河上游小二型水库的修建,都只是被动的、短时间内解决了泥石流所带来的灾害问题。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毁灭性的泥石流灾害仍然有随时发生的可能,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生态环境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同期在堤坝南侧修建的黒井文庙见证了庆安堤的历史,检验了庆安堤抵抗自然灾害的有效性,丰富了该文物遗存的内涵。



相关研究情况


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

   

1995年,楚雄州文物管理所和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对庆安堤进行了调查。

“四有”工作情况

1、保护管理机构:现由禄丰县黑井镇人民政府使用,负责日常管理保护工作,禄丰县文物管理所负责行政保护管理工作。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和禄丰恐龙博物馆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编制14人,为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2、保护范围四至为:东至龙沟河入龙川江河口;东南由庆安堤东北角延至龙川江西岸;西南至白衣庵遗址南侧山崖,由白衣庵遗址东通户巷起,沿此巷至黑井文庙门口;南至黑井文庙门口;东南至黑井文庙东南的通户巷、黑井卫生院废弃病房南侧、黑井卫生院围墙、原农机厂住房台基;东至沿江公路东侧;西至庆安堤本体西端向西延伸35米;西北及北边至龙沟河北岸;东北至石龙村南民房南侧及进村道路北侧。

建设控制地带:经云南省人民政府2003年公布实施的《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保护规划》已将庆安堤周边划定为二、三级保护区,其保护规划已经明确以下事项:“二级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建筑的形式应为坡屋顶,体量应小不宜大,色彩要协调,高度为2-3层,功能应为居住和公建。三级保护区是与重点保护区成为一体的环境风貌区,即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的“背景”地区,其具体划界原则为:考虑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虑由主要景观点向四周眺望时景观的完整性;结合道路、河流等明显的地理标志,兼顾行政管辖界限,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按照该《规划》,庆安堤的保护工作完全可以得到保障,因此庆安堤建设控制地带不在明确划定。

3、保护标志:2006年12月在保护范围内建有标志说明碑一座。在底座之上第二台,两面镶钳保护标志牌和说明牌各一块,质料均为砖红色大理石,横匾式,规格90Ⅹ60厘米。基座内为钢筋混沌,外为斩贾石镶嵌。标志牌内容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说明牌内容为说明庆安堤的规模特征、基本状况、历史沿革、保护范围。

4、保护档案:保护档案已于2009年建立,存放于禄丰县文物管理所。


安全保卫情况

     由黑井镇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护工作。

下一阶段保护、管理、使用计划

制定《庆安堤保护规划》,拆除在庆安堤及北堤周围乱建、添建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对文物本体进行恰当的修复和保护,进行环境整治工程,开辟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的核心景点,对游客开放参观。


 

1 庆安堤地理位置图

 

2 龙沟河、庆安堤地形地貌示意图

 

3 庆安堤保护范围平面图

 

4 庆安堤平面图

 


5 黑井文庙大成殿平面图

 



01          庆安堤全景

02          庆安堤上段

03          庆安堤中段

04          庆安堤下段

05          庆安堤中段局部

06          庆安堤第一段

07          龙沟河与庆安堤

08          龙沟河新建的排导槽

09         

10          2002年一次中等泥石流灾后的龙沟河及庆安堤

 

 

11  庆安堤南侧上段局部

12  庆安堤南侧中段

 

13          庆安堤石阙

14          受庆安堤保护的黑井古镇民居

 

15          北堤(龙沟河北岸石堤)

 

16          新建排导槽与北堤末端

 

17          北堤南侧

18          铁水熔铸的燕尾榫 

 

19 

 

20

 

21

 

 

22

 

23    楚雄州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说明牌在背面)

 

24  庆安堤每段工程完工后的题记


2015年修复后的庆安堤